何寨镇 - 基础设施

何寨镇投资150万元改造门面房2000余平方米,铺设地砖2500平方米,路灯20盏;投资20万元完成1500米的渠镇供水后续工程;投资21万元,硬化6个村组道路;投资25万元,改造临街大楼与市容管理。福柳村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已通过验收,被区上评为先进单位。全镇其他村的示范组建设进展顺利。2500万元对孙家新村的高起点规划,24万元完成的200口沼气池建设,146.4万元对季家村4.9公里的街道硬化,160盏路灯的安装,村办公室的修建,道路沙石铺设及16个垃圾台的修建。
发展是硬道理。何寨镇以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扶持引导,突出特色,不断增加农村收入。镇上以加快辖区东、中、西三大小区奶牛建设,发展奶畜产业,壮大规模的效应。全年新增加奶牛502头,奶年产量5100吨;以特色

农业为增长点,加快了大棚杏、大棚草莓建设。林果产值达到55万元,粮田新增面积2000亩,新发展蔬菜面积1000亩。
何寨镇要做大做强大棚杏、大棚草莓奶畜业三大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一村一品”格局。首先,依托三大奶牛小区基地,联合陕西溢盈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打造渭河南岸奶畜第一大镇,扩群增量,力争存栏奶牛2000头。以圣力寺村母猪繁育和庙底村生猪养殖为基地。新增百头以上猪场10个,50头以上猪场20个,年内生猪存栏达两万头以上。以樊曹大棚型基地建设为依托,年内新增大棚杏50栋;以庙底村、季家村大棚草莓建设为基地;以孙家、马寨村圣力寺等三村发展水产,年内鱼池优质水面达到1000亩,逐渐发展垂钓业。
何寨镇 - 城镇建设

(一)突出优势特色,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一是与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突出小城镇发展特色。我镇民风淳朴,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在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挖掘内在底蕴和个性特色,实施深度规划开发,走小城镇建设和旅游经济共同发展的路子。2007年累计引进资金20万元,相继完成了德夯景区配套及德夯村民居改造工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半年来,德夯景区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6万元,刺激相关产业收入520万元
二是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1)路桥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小河片区村级公路维修、启动了联团村公路建设。(2)企业改制。引资32万元实施夯杆电站改制。(3)教育投资。完成完小整体搬迁工程,累计引资465万元。(4)电力设施。投入8万元完成了吉龙村的农网改造。(5)城镇配套设施。先后完成水毁公路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1万元,这将为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筹资渠道逐渐拓宽,市场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有效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何寨镇已经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城镇的模式,开始走出一条通过招商引资、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新路子,充分体现了“人民城镇人民建”的思想,到目前为止,何寨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有45%以上来源于社会资金,而政府投资只占49%,其他渠道占15%。
(二)构筑主导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经济支撑力
2007年以来,何寨镇依托资源优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粗壮产业化链条,整合突出旅游、劳务输出等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一是旅游业,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何寨镇旅游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通过德夯旅游辐射带动,其他各村根据资源优势做活旅游文章。如何寨镇村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运输及旅游服务业相结合;吉龙村带动村民发展民俗民间文化游,现全镇新增农民家庭旅游服务点68户,出现了全镇大办旅游的局面。二是特色经济作业,何寨镇油菜、反季蔬菜及金秋梨等产业发展熏风,为发展观光农业,增加小城镇发展后劲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劳务经济。何寨镇积极鼓励农民走出家门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3491人,实现劳务经济1735万元,全镇人均增收65元。
(三)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按照生态文化城镇的目标,全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管护3.4万亩,可控制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全镇森木覆盖率达到70%,比三年前提高3个百分点。加大了对峒河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沿河两岸的绿化和亮化。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全镇累计建成沼气池54口,乱砍滥伐现象得到基本控制,全镇生态环境趋向好转,为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寨镇 - 党政建设

何寨镇党总支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探索、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有特色的“廉政文化进农村”精品工程。主要是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廉政文化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结合
紧紧围绕“生活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以生产发展为着力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本村经济林果的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教育活动。
二是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结合
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注重个性化,何寨镇把廉政文化进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精心营造好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廉政文化进农村宣传橱窗,橱窗内容以廉政文化教育动态、党的农村政策解读、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故事等为主要内容,橱窗内容根据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同时,着力打造一批模范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宣传牌,使他们成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一个亮点。如:在何寨镇涌现出来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蔡光辉”等在农村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是廉政文化建设与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相结合
为了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制度上的保证,何寨镇两委班子结合何寨镇工作实际制定并完善了一套保障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如:村务管理、村务公开、民主议事、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决定、述职述廉等制度,建立农村廉政宣传监督员制度,在离退休干部、教师和年长的村民中选出一批有群众基础、威信高,有议事能力、作风正派的人员,聘请他们担任“廉政宣传监督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农村、在群众中宣传和监督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四是廉政文化建设与当前农村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相结合
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制度,每位村、组干部都备有一本"村情日记"结合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要求和村民自治章程,真实记录群众对村账务收支情况、村干部廉洁自律情况、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通过“活动日”反馈、收集的信息,积聚群众的智慧,下大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使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五是廉政文化建设与中国乡村群众的乡土意识和传统教育相结合
结合本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积极组织本村文艺演出队,编写群众喜闻乐见、宜于接受的廉政文化节目进行多场次的演出,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通过开展廉政文化文艺演出、举办廉政书画展、建廉政橱窗、进行廉政电教宣传、讲廉政党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塑造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使廉洁之风吹进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廉政文化建设今后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但镇党委、政府、何寨镇两委班子坚信,在上级党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支持下,一定能把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何寨镇 - 招商引资

全镇引进投资500万元的粮食加工企业1个,引进投资200万元以上的企业2个与100万元以上企业3个及50万元以上企业6个,还要推进全民企业,发展非公经济。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00户,私营企业10个,输出劳务5000名等